

袁琳 48歲 足球運動員
全運會成績:第十五屆全運會群眾體育組足球項目七人制男子老將組金牌
現在工作:深圳街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2025年9月,第三屆深圳市街道足球超級聯賽開幕式,街超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袁琳換上了一身橙衣,與鄭智、謝峰、馬里科、李建華、陳永強等曾經的隊友一起,再次踏上深圳體育場——深圳健力寶中超奪冠20年后,這場街超揭幕戰可謂紀念意義拉滿。袁琳用帶著濃厚廣府味的普通話笑著說:“仿佛回到了2004年。”
已經48歲的袁琳依然保持著職業球員的身材,深圳球迷經常能看到他出現在各種業余比賽賽場。
2025年5月,十五運群眾體育組足球項目七人制男子老將組比賽中,作為隊長的袁琳帶領廣東隊奪冠。這枚金牌彌補了他1997年因傷錯過八運會的遺憾,也讓他更有動力投入到草根足球事業,為更多足球愛好者“造夢”。
一份長達30年的遺憾
袁琳1977年生于廣東廣州,1996年加盟深圳平安,幾乎與中國足球職業化同步,開始了自己的職業足球生涯。袁琳踢了24年職業足球,大部分時間效力深圳球隊,曾輾轉深足、深圳風鵬、深圳人人雷曼、深圳鵬城等隊伍。他是2004年深圳健力寶中超元年奪冠時的后防中堅,也是球隊歷史上出場時間最長紀錄保持者。直至2020年,袁琳才逐漸淡出職業足球。“我很年輕的時候就來到深圳,我的個人成長與這座城市的脈動是同步的。”

退役之后,袁琳的生活仍然與足球高度綁定,經常出現在業余足球賽場。2024年,他擔任了深圳街超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為推廣、普及足球運動貢獻力量。年底,廣東組建七人制足球隊參加十五運老將組比賽,很快就邀請袁琳加入。這是全運會首次在群眾體育組足球七人制比賽中設置“老將組”,袁琳非常期待。
“這支隊伍是由廣州體育學院組建的,我是廣州體院畢業生,張智老師是我的足球教練,所以組隊的時候就找到了我。我覺得這是好事啊,粵港澳大灣區承辦全運會是一項盛事,有機會的話當然要參加。”袁琳接到了張智的電話后,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
1997年,袁琳就入選了廣東全運隊,但是很遺憾,他因傷錯過了參加全運會的機會,在電視機前看著隊友們從上海帶回銀牌。這份埋在心里將近30年的遺憾,終于在2025年得到彌補。
一枚沉甸甸的金牌
代表廣東參加十五運群眾體育足球項目老年組的隊伍里,有不少袁琳的老隊友,包括李海強、楊朋鋒等。“參加這次比賽的意義挺重大的,很多隊友都是以前一起踢球的兄弟,有這個機會可以再組隊參賽,感覺很不錯。”
由于大家都有本職工作,廣東隊平時合練的時間不多。袁琳說,每周三至四堂訓練課,并非所有人都能到齊。“有些可能第一、三、四堂課能來,第二堂課要請假,有些可能就剛好相反,只有在‘五一’假期時大家才能湊在一起,到佛山去合練。賽前沒有想太多成績的事,就是覺得在家門口比賽,要爭取一塊獎牌。”
5月23日,十五運七人制足球男子老將組在廣東佛山三水開賽。小組賽前兩輪,袁琳和隊友都在找狀態。“大家合練時間比較少,彼此之間需要時間適應。兩場比賽過后感覺就好多了,我和很多隊友都是從小就一起踢球,很快就找到了默契。”進入淘汰賽后,廣東隊越踢越順,每場比賽都是“最低消費(凈勝三球或以上)”,決賽更是5比1戰勝四川隊,順利奪得金牌。
袁琳將這次奪金總結為“天時地利人和”:“從所有參賽隊伍來說,我們隊伍的實力是比較強的,加上在廣東比賽,我們更適應炎熱的天氣,所以整個晉級過程都比較順利。”

袁琳認為,全運會在群眾體育組設置更多組別,能讓更多足球愛好者有機會展示自己,圓全運夢。“其實群眾體育組最重要的是讓大家一起參與,不論成績好不好,大家都可以在賽場內外交流,這對體育運動的推廣來說是很好的。”
這枚沉甸甸的金牌要放在哪里?袁琳的回答充滿了廣東人的務實:“比賽時獎牌設計還沒出來,我們還沒有拿到。我還沒想好放哪里,拿回來之后再想吧。”提到金牌時,袁琳臉上一直掛著笑容——30年后踏上全運會賽場帶隊奪冠,這塊金牌分量十足。無論如何,已經是“全運冠軍”。
一種屬于深圳人的執著信念
街超聯賽熱鬧的賽場吶喊聲,將袁琳從全運會賽場拉回深圳體育場。十五運比賽結束后,袁琳繼續投身于舉辦街超聯賽的各項籌備工作,忙碌而熱切。擔任深圳街超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以來,袁琳和團隊成員助力這項賽事完成升級,從坪山區擴展到深圳市,再走到粵港澳大灣區,被全國球迷所知曉。
今年街超圍繞“一起街超 全城皆超”宗旨,把單一賽事拓展為全新的“超街坊”“超鵬友”“超未來”三大核心賽事體系,開展了灣區冠軍賽、灣區女足公開賽、企業賽、“百千萬”公益巡回賽、明星交流賽等過百場比賽……袁琳和街超團隊希望將這項賽季打造為連接更多資源、全民都可參與的大平臺。“不僅僅是足球,我們希望街超讓社區更有溫度。”
舉行“百千萬”公益巡回賽的時候,有一件事情讓袁琳非常有感觸。“廣東云浮郁南的黃皮很出名,但是經濟發展可能沒那么好。我們在一個農地里看到一個媽媽帶著孩子采摘黃皮,這就是他們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如果我們過去跟她說,讓孩子接觸足球、參加訓練,這對他們來說實在太遙遠了,家里的農活還忙不過來呢。但是我們可以借助街超平臺,幫她把黃皮掛到網上銷售、在街超賽事中宣傳。這可能是他們接觸足球的更有效方式。或許幾年之后,那個孩子會想起來,當年有一個足球賽事、一支足球隊幫他們家賣過黃皮,足球的種子就種下了,或許他以后就會對足球產生興趣。”
多一個人熱愛,中國足球就會多一分希望。
在袁琳看來,街超平臺推廣足球與全運會設置更多組別足球賽事,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希望讓更多人接觸足球。“街超模式是個很新鮮的事物,未必那么快能看到成績,但是我們作為深圳的賽事,起碼敢試、敢闖。成不成功另說,但是得先踏出那一步,這就是深圳的精神。”袁琳說。
從“不惑”走向“知天命”,袁琳已經從“追夢”,堅定奔向為別人“造夢”。幸福的能量,在轉移中產生新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