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王錚
十一小長假前一周,2025年“李寧杯”全國匹克球錦標賽在河南省鶴壁市落下帷幕,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共25支代表隊、311名運動員參賽,在鶴壁這座從詩經里走出來的城市,上演了新興運動與千年古城劃時代的體育對話。

強強聯手推動匹克球運動發展
匹克球是當下正在國內逐步興起的一項運動,時下最普遍易懂的解讀就是:用大號乒乓球拍子,在羽毛球的場地,打網球。乒乓球、羽毛球和網球的融合,這樣的組合簡直像是為亞洲人,特別是為國人量身定制的運動。
2025年“李寧杯”全國匹克球錦標賽是河南省鶴壁市連續第二年舉辦匹克球全錦賽,這座有著極其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對于匹克球在國內的發展,給予了極大地推動作用,匹克球這項新興運動遇到千年古韻城市,也碰撞出了特別的效果。

從2023年開始引進推廣匹克球項目,短短兩年時間,鶴壁市就實現了匹克球“從無到有”、“從有到熱”的跨越式發展。除了全國匹克球錦標賽之外,像2023年中國(鶴壁)匹克球國際表演賽、2025鶴壁國際匹克球邀請賽、中國匹克球巡回賽分站賽,再加上鶴壁市各層級的匹克球賽事,鶴壁市以匹克球為媒介,以賽事為重要抓手,構建“高端賽事引領、基層賽事普及”的雙輪驅動賽事矩陣。而在硬件方面,鶴壁也堅持“便民化、全覆蓋”原則,將匹克球場地納入全市城鄉規劃與全民健身規劃頂層設計,累計建成場地1500余塊,全面覆蓋機關、社區、學校、企業、公園等各類場景,切實打通群眾參與運動的“最后一公里”。
可以說,雖然鶴壁市并非國內發展匹克球最早的城市,但論及發展力度與用心程度,鶴壁當榜上有名。
當一項運動,成為一座城市的重點打造項目,其發展速度可想而知,特別是鶴壁只是匹克球在國內發展的重鎮之一,隨著“李寧杯”中國匹克球巡回賽的啟動,也在全國刮起了一場匹克球運動熱潮。2025年的中國匹克球巡回賽已經走過了多個城市,特別是賽事今年首次入疆,去往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將匹克球推廣、推動全民健身、文體旅結合等眾多舉措實現了極好的融合。
從全國匹克球錦標賽,到中國匹克球巡回賽,再到全國匹克球冠軍賽,國家體育總局網球管理中心為了匹克球在國內的發展,已經搭建好一套完整的賽事體系。不止如此,國家體育總局網球管理中心主任、黨委書記白喜林還表示目前國內已經把匹克球規則、標準體系、培訓以及賽事等各方面搭建起來。
從專業指導層面、到地方政府支持,再到像李寧這樣的大品牌加盟,匹克球在國內的發展前景無疑是值得期待的。

匹克球會否成為又一個曇花項目?
當然,目前在國內,匹克球仍被冠以“小眾項目”的名頭,而會否成為像飛盤、腰旗橄欖球等“紅”極一時的項目,也是被熱議的一點。
前幾年的飛盤熱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而如今很多入局者,因為飛盤運動生活也是變得大起大落。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匹克球雖然還是小眾運動,但并沒有飛盤那么強烈的網紅屬性,相對而言,“全民健身”+“競技運動”的屬性更強,這也令匹克球的發展,至少不會有著飛盤等運動的大起伏。
此外,匹克球運動如今歸屬國家體育總局網球管理中心,這也是很多網紅運動所不具備的,有著明確的管理機構,而且網管中心這些年來對于網球在國內的發展,效果有目共睹,今年中網期間,匹克球還現身中網賽場“打了一波廣告”,這樣的強力支持,也是網紅運動所不具備的。而且硬件上的匹配,也不太會出現“搶場地”的現象。

再加上匹克球運動已經成為了奧運會的表演項目,匹克球的入奧前景很好,世界匹克球聯合會主席西摩·里夫金曾表示:“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國際奧委會對匹克球運動非常感興趣。這是實實在在的事實。”要知道一旦入奧,對于匹克球在中國的發展,也將是一劑強心針。盡管目前極力推動匹克球入奧的主力還是歐美國家,但以匹克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相融合的特性,對于擅長小球運動的我們來說,似乎那枚金牌已經在招手。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參加未來5年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倡議訪華的美國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訪華團師生回復口信。習近平主席表示:“祝賀你們訪華取得成功,很高興看到匹克球這項運動成為中美兩國青少年交流的新紐帶。中美關系的未來在青年,希望你們做兩國友好的新一代使者,為增進兩國人民友誼作出更大貢獻。”
綜合來看,匹克球雖然仍是“小眾”,但正在走進“大眾”的視野,也在向著“大眾化”發展。這無疑讓匹克球運動成為全民健身的新選擇,也很有可能成為國人在奧林匹克賽場的新驚喜。